黑科技解析——零重力座椅

顺创调研_专业市场调研机构!

近年来,随着智能座舱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少车企将“零重力座椅”作为营销亮点。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对零重力座椅的概念认知几乎是模糊的。那么,究竟什么是零重力座椅?什么样的座椅才真正算得上零重力座椅?与普通座椅相比,零重力座椅具体会给驾乘者带来什么样的体验?

何为零重力座椅?

信息追溯来看,零重力座椅设计灵感来自于美国太空总署NASA研发的模拟太空舱,模拟零重力姿态、人体工程学及人体生理曲线研究。简单来说,就是失重状态下人体自然呈现的状态。这一理念后被汽车产业所关注,为此零重力座椅可以理解为让驾乘者保持一种类似于“失重”状态下的最佳舒适感。

那么,什么样的座椅才真正算得上零重力座椅?根据权威宇航机构研究结果,128±7°是理想的宇航员坐姿,真正的零重力座椅能让乘员全身均匀受力,从而提升舒适程度。这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普通座椅顶腰,镂空等痛点。

自动草稿

图片来源:智己汽车

以近期热门新车智己LS7后排零重力浮感座椅为例,据了解,这款座椅可达到121°零重力角,零重力模式下乘坐时,身体与座椅接触面积相较常规姿态增大23%,靠背压力差值减小58%,乘员全身受力比较均匀。

2.png

图片来源:智己汽车

据研发人员介绍,角度调节看似简单,但要让人体曲线与座椅更为紧密贴合不是一件易事儿。为获得舒适座椅形面的造型和尺度特征,智己LS7研发人员基于体压分布指标与舒适度量表评分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座椅坐垫和靠背上铺放压力测量传感器,进行5%、50%、95%三种百分位人体臀压实验,测试平均体重55kg、75kg、95kg不同乘客不同的压力分布,反复实验修正才打造出零重力座椅最佳乘坐舒适性。

零重力座椅发展现状如何?

资料显示,零重力概念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始于日产汽车,最早配置于2013 款 Altima(天籁)上。近年来,随着智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叠加消费升级, 越来越多的车企推出搭载“零重力座椅”的新车型,例如长安UNI-K、上汽名爵MG5、红旗H9、哪吒S、北汽BEIJING-X7、问界M7等。

在此,先不说孰优孰劣,从现阶段发展来看,车企和供应商均在驾乘舒适性方面不断升级。比如长安UNI-K针对中国人脊柱曲线,对肩部、后背中部、腰椎下部进行设计,并通过定义舒适性截面及其参数设计整椅型面。上汽名爵MG5在通过设置弹支撑弹簧,使驾乘人员的臀部同样得到均衡支持,平衡驾乘人员与座椅各个接触面的体压分布,避免单一接触面压力过高从而引发久坐带来的不适。

上述提到的智己LS7除了满足121°零重力乘坐舒适度外,为了给乘坐者营造更好的空间感,前排副驾座椅可以100%折叠放倒,并收折至仪表台下,这在行业内并不多见。当处于大躺舒享模式下时,座椅角度将自动调节到155°的大躺角度,副驾全平折叠成为一个脚凳。

1.零重力座椅女生_副本.jpg

图片来源:智己汽车

不仅如此,为了增加舒适感,智己LS7零重力座椅还配置了电动悬浮头枕、电动4向腿托、16点全身按摩(靠背8点按摩+坐垫8点按摩)、通风、加热、腰托等多项技术。材料应用方面也是不遗余力,引用了德国巴伐利亚半苯胺材质,这个只有在迈巴赫级别的车上才使用的材料。

尽管如此,研究人员表示,乘坐舒适性的提升是永无止境的,要更好地服务消费者,还需要人体工学、材料、机械、智能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合作,才能得出更加全面、科学的解决方案。

安全耐久性如何保障?

除了舒适性外,安全性和耐久性也是零重力座椅面临的另外两大考验。在车辆碰撞时,零重力座椅状态下的乘客的身体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力,这需要车企设计配套的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针对此,智己汽车研发人员指出:首先,零重力座椅骨架对强度要求比较高,如LS7零重力座椅高强度板应用980MPa高抗拉钢材,关键零件,靠背侧板,采用1.6mm厚度980MPa材料和2.8mm厚度500MPa材料。其次,现在零重力状态时,座椅对人体的包覆和保护,已经跟常规坐姿状态时一样。还有一点是,零重力座椅安全带越来越多的放置在座椅支架上,座椅无论在任何角度和任何位置,安全带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零重力座椅2_副本.jpg

图片来源:智己汽车

而在耐久性方面,车企也在不断强化提升中。据介绍,仅针对面套和发泡磨损,智己LS7零重力座椅历经6000个循环的导入导出实验。

11.jpg

图片来源:智己汽车

总的来看,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零重力座椅与贯穿式大屏,抬头显示等黑科技正在成为车企新的配置亮点,前景可观。不过,要得到消费者的真正认可,靠概念上的炫酷还远远不够,真正的舒适体验感和安全性保障才是最强说服力。

顺创调研_专业市场调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