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汽车销量环比下滑,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2%
7月3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2025年7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2%,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汽车流通行业景气度有所下降。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7月车市步入传统淡季,叠加6月车企及经销商年中冲量,消耗到较多市场需求。因此,7月乘用车销量环比上月下滑,库存预警指数上升也在情理之中。不过,相较2024年同期,预警指数有所下降。这也意味着,7月整体销量同比是增长的,车市热度依旧在。
车市进入传统淡季,销量环比下滑
7月,车市步入传统淡季,极端天气多发,另受部分地区补贴政策阶段性退坡、汽车消费金融返佣下调及厂家促销力度收缩影响,消费者持币观望情绪加剧。以上诸多因素,对当月销量产生一定影响。
经销商反馈,7月市场热度不及6月,有47.7%的经销商认为7月整体车市呈下降趋势,且降幅超过5%。从库存预警分指数情况看:7月库存、市场需求、平均日销量、从业人员分指数环比下降,经营状况分指数环比上升。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另据乘联会数据显示,7月1-27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44.5万辆,同比增长9%,较上月下降19%;其中,新能源车零售78.9万辆,同比增长15%,较上月下降17%。
如此来看,车市7月环比下滑明显,但同比去年,整体表现还算不错。特别是2024年7月以旧换新政策启动,今年同期销量基数会相对较高,能取得同比增长的成绩,已属不易。
图片来源:乘联会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指出,7月乘用车销量略高于预期,预计乘用车终端销量约190万辆左右。
国补第三批资金下发,拉动销量减轻经销商压力
尽管车市同比持续走高,但经销商经营压力未减。目前经销商经营持续面临以下挑战:终端客流量呈现下滑趋势,消费者受市场环境及政策调整影响,购车决策周期延长,成交率不及预期。同时,库存周转速度放缓带来的资金占用压力持续存在,新车销售毛利空间受到挤压等。
7月26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下发了今年第三批690亿元国补资金,继续支持地方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第四批将于10月下达。国家政策的支持,将会有助于销量的持续拉升,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经销商压力。
不过,从长期来看,车企良性竞争,经销商指标合理规划,优化管理及渠道建设等,才是良策。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建议,经销商要根据实际情况,理性预估实际市场需求。同时要加大对“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政策的宣传”,通过强化服务提振消费信心,把降本增效放在首位,防范经营风险。
即将进入8月,协会指出,尽管7月末受汛期高温及多雨天气影响,短期消费需求受到抑制,但随着开学季购车需求逐步释放,叠加818购车节促销活动以及成都等多地车展相继启动,对终端销量形成一定拉动,8月车市整体运行平稳。
免责声明:本站登载此文仅出于信息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及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QQ:26887486),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lianzhongauto.com/article/sc/36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