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台改变中国汽车工业历史的日本发动机
在汽车圈里流行着这么一句话,说是“德国人教会了中国人造车,而日本人则教会了中国人如何制 造发动机”。相信前一句大家很容易达成共识,以南北大众为代表的中德合资车企对中国汽车工业影响大家有目共睹;但是说日本人教会中国人造发动机,或许很多 人都摸不出门道,尤其在掺杂了民族情感之后,我们很难对于日本这一与我们有着复杂渊源的邻邦有着客观理智的评价。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出了10台对我国汽车工业有着深远影响的日本发动机,相信大家会对这句话有更真实的体会。
No.10 铃木F8B 三缸发动机
铃木K8B发动机曾经作为第二代铃木奥拓的标配发动机,在上世纪80年代随整车一起被引进国内生产,其国产型号统称为368系列,由长安集团旗下的重庆江陵发动机有限公司,山西淮海机械厂,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重庆宗申集团和比亚迪、东安等等多家国内企业生产。
除了搭载于长安奥拓与江南奥拓之外,其还被诸如秦川福莱尔、哈飞百丽这类廉价小车中。这部796cc(0.8L)排量的F8B型发动机标准功率为29.5kw最大扭矩62N·m。
如今368系列发动机的最大功率都在30千瓦以内,动力十分有限,最大的优点就是成本非常低廉,油耗低,适合一些车身尺寸和整备质量都很小的微型轿车使用,随着国内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目前处在被淘汰的边缘。
No.9 大发376型发动机
和上面提到的铃木F8B相同,大发376发动机随夏利的原型车-大发的Charade引进国内,并且由天津夏利进行国产化生产,其代号为TJ376 装配天津夏利轿车。这台1.0L排量的直列三缸发动机采用单顶置凸轮轴6气门结构,最大功率38千瓦,最大扭矩75N·m
由于年代久远,376型发动机性能表现并不突出,特点是技术成熟可靠,成本低廉,并且随之衍生出多种改进型号,包括后来改进为电喷系统的376QE系列还一直是夏利A 、N3车型的主打动力。
其他一些采用该发动机的车企包括早期的吉利汽车以及其他国内的地方小车企,后来型号为JL376QE的吉利首款自产发动机都是模仿天津一汽的TJ376系列生产的,其结构、性能都基本一致。
上图为采用TJ376发动机的中华子弹头车型
No.8 中国微面第一动力-铃木F10A
目前在国内的微型面包车上广泛应用的465系列及其后续型号468发动机是国内生产厂家最多,产量最大的发动机系列。其技术原型为日本铃木F10A,经过国内哈尔滨东安动力、五菱柳机动力和重庆江陵国产之后广泛搭载于国内众多微型面包车、小型车上。
国产465发动机采用8气门单凸轮轴,结构简洁,成本低。几个厂家生产的465发动机结构与性能都大同小异,由于冲程尺寸的差异排量在970cc-1051cc之间,最大功率30-40千瓦不等。如果将采用国产465系列发动机的车型数量统计一遍,估计可能是接近千万量级的数字,因为当年最“走量”的两大微面企业-长安与五菱都是该系列发动机的用户。
重 庆江陵发动机厂,现在的长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生产的465代号为JL465,早期大量装备在长安之星微型商用车上,在经历了从化油器改电喷以及修改了配 气系统后,升级为DOHC16V结构的465改名为JL466系列,装备在新一代小排量商用车长安之星和微型轿车老款奔奔上。
东安动力生产的型号为DA465也是一台牛气的产品。除了装备早期的松花江小面,哈飞民意之类的面包车外,还装备于奇瑞QQ与昌河北斗星等微型车。其最有名的用户就是最早的奇瑞QQ车型了。
在奇瑞尚不具备自己生产发动机之前,搭载于奇瑞功勋车型QQ上的DA465发动机为奇瑞开疆拓土打天下赢得了优良的口碑。另外由五菱柳机生产的465机型代号为LJ465,不用多说,大家应该很清楚它的主力车型,那就是长安之星的老对手“五菱之光”,这两部销量神车共同瓜分中国微型面包车市场。
除了上述知名车款之外,采用465发动机的还有东风小康、一汽佳宝等二线品牌。
免责声明:本站登载此文仅出于信息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及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QQ:26887486),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lianzhongauto.com/article/kj/8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