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标杆!大指挥官与汉兰达的底盘对比
谈到Jeep,估计不少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关键词都是SUV。的确,在硬派越野车这个细分领域,这家自创办以来造过的绝大多数产品都是SUV(在当时还没有SUV这个词)的车企做得相当不错。但随着用户家庭用车需求的逐渐增多,它也开始重视7座中型SUV的产品布局。此次我们测试的Jeep大指挥官,正是这样一款针对城市家庭用车需求而生的产品。
作为对手,我们也特别找来了在7座中型SUV领域的标杆车型丰田汉兰达。必须要提前说明的是,这辆2015款汉兰达是我们自购的工作车。尽管不是经历过中期改款后的最新产品,但单从底盘的角度来看,2015款汉兰达和最新款没有任何差别,所以对于此次的对比测试也没有什么影响。那么,一款是7座中型SUV领域的标杆产品,另一款是经典越野品牌的全新车型,它们的底盘性能究竟谁更出色一些呢?
指挥官?自由光?大指挥官到底是谁的兄弟?
众所周知,Jeep在很长一段时间当中都是越野车的代名词。这与它曾经的军用车制造历史有很大的关系。但时过境迁,在如今这样的和平年代,一辆能适应各种地形的越野车显然不是市场主流。于是Jeep也开始逐渐向民用市场和城市化车型靠拢。这不仅体现在外观内饰设计的变化上,同时也反映在底盘结构的改变当中。
有意思的是,虽然在大指挥官身上找不到跟指挥官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我们却发现它和前些年上市的自由光更像是兄弟车型。两者无论是前后悬架结构、底盘布局、以及一些细节部件的用料都有极高的相似度。
在前悬架方面,大指挥官与自由光不仅结构都是麦弗逊式独立悬架,连细节的布局和用料做工都几乎一致。后悬架也都是多连杆式独立悬架,乍一看还是很相似的。
随着近几年二孩政策的放开与消费结构的升级,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在选择私家车时开始侧重家庭需求。而Jeep很清楚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喜好,所以在2018年它重启了指挥官这个大家并不陌生的名字,并基于自由光成熟的底盘技术打造了全新的Jeep大指挥官。
为什么大指挥官比汉兰达驾驶起来更轻盈?
基于自由光成熟的底盘结构,加上全新设计的外观造型,新晋挑战者Jeep大指挥官是否足够出色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我们也找来了目前市场中标杆级的车型——丰田汉兰达,让它来跟大指挥官在测试场地中一较高下。
从一开始丰田就已经想好了汉兰达的定位——主打都市7座中型SUV市场。所以在第一代汉兰达诞生时就开始使用了前麦弗逊式搭配后双连杆式的悬架组合。
从底盘结构的角度来看,如今的第三代汉兰达跟前代车型相比的变化很大。尤其是后悬架由原先被戏称为“筷子悬架”的双连杆式改为了如今的“E型多连杆式”,其悬架的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调校潜力较大。
按理说,两位选手虽然体型不小,但都不属于笨重的车型。可是在实际的测试中,我们的确感受到大指挥官的车身动态响应要比汉兰达更敏锐一些。要弄明白为何会出现驾驶感受的差异,咱们还得从底盘结构和用料说起。
此前,我们也做过很多台SUV车型的底盘解析了,其实猜也能猜得出来大指挥官与汉兰达的悬架结构应该都采用了行业中已经普遍认同的“标准套餐”: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当然,用举升机将两个大块头升起来之后也印证了我们的猜想。
从底盘全景图能明显看出,大指挥官和汉兰达除了悬架结构之外还有不少相同点。比如它们都选择了承载式车身,这也是城市SUV的显著特征之一。此外,它们的发动机都采用了正置布局,排气管路从靠近车头的方向伸出延伸至车尾,这能让排气系统更好的进行散热。
制造工艺方面,大指挥官的前悬架下控制臂采用了铸造工艺,而汉兰达则采用了双层钢材冲压焊接。
之所以两车副车架材质和结构不同,与他们各自的底盘设计脱离不了关系。汉兰达的发动机悬置(包括左、右侧悬置)直接“坐”在了副车架上,换句话说“副车架可谓是压力山大”,所以它不得不采用更加粗壮的钢质副车架,以满足结构强度要求;相反大指挥官则采用更常见的方式,发动机的左、右侧悬置固定在车身纵梁上,所以下面的副车架用轻量化的铝合金纵梁也就足够了。
一辆车整体驾驶感受轻盈灵活其实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除了弹簧、减振器等零件的调校之外,轻量化的用料也能为车辆驾驶感受带来积极的影响。在大指挥官和汉兰达这两款车上,我们明显感受到了两家汽车制造商思路上的不同。Jeep的确更注重在底盘零件轻量化方面的工作,采用了比较多的铝合金材质零件,这也是大指挥官开起来要比汉兰达动态响应更好,驾驶感受更灵活的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本站登载此文仅出于信息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及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QQ:26887486),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lianzhongauto.com/article/kj/8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