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投86亿!亿纬锂能加码马来西亚
近日,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全资孙公司EVE ENERGY STORAGE MALAYSIA SDN.BHD.(以下简称“亿纬储能马来西亚”)将以自有资金、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及/或自筹资金投建新型储能电池项目,投资金额不超过86.54亿元。
显然,亿纬锂能正在大力加码马来西亚市场布局。
投资的目的是什么?
亿纬锂能主要是通过全资子公司亿纬亚洲有限公司持有亿纬储能马来西亚100%的股权。据了解,亿纬储能马来西亚公司自筹资金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银行贷款、其他金融机构融资等多元化渠道。
亿纬锂能表示,将依托国内制造优势及丰富运营经验,在马来西亚吉打州居林市投资建设高安全、高可靠、长寿命的新型储能项目。该项目建设期计划不超过2.5年,建设用地规模约为48.4万平方米,规模可观。
图片来源:亿纬锂能
亿纬锂能认为,在马来西亚建设储能电池项目,顺应了全球电池供应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其海外业务扩张,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储能配套需要,从而强化其在锂电池领域的市场地位。
该公司强调,这也有助于应对不断加剧的国际贸易摩擦,“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风险带来的损失,有助于实现业务订单的增长、产能规模的扩大以及经营绩效的全面提升,为公司持续深入推进全球领先战略提供坚实的支撑。”
选择发力储能电池业务,则是因为该板块已逐步发展为亿纬锂能的核心支柱之一,贡献度已可与动力电池业务并驾齐驱。数据显示,2024 年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出货量达50.45GWh,同比大增 92%。据能源咨询机构InfoLink数据显示,亿纬锂能储能电芯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二。
图片来源:亿纬锂能2024年财报
财报数据进一步印证了储能电池业务对亿纬锂能营收贡献度的显著提升。2024年,储能电池占其总营收的比重达39%,较上一年提升了约6个百分点,且毛利率达到14.7%,高于动力电池毛利率。盈利能力更强正是亿纬锂能加码储能电池业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86亿元的投资不是小数目。要知道,作为一家锂电池平台公司,亿纬锂能的盈利能力直到2019年后,也就是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度突破百万辆大关后,才迎来突破。到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进入爆发阶段,亿纬锂能盈利能力迈入新台阶,年净利润接近30亿元。
即便如此,2023年-2024年,亿纬锂能年净利润也仅在40亿元区间徘徊。而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亿纬锂能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29亿元。这意味着,亿纬锂能本次在马来西亚86亿元的投资,略高于其两年净利润总和,投资力度可见一斑。
为进一步扩充融资渠道,提高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以及加码全球化布局,亿纬锂能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有望成为“A+H”上市企业,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
为何是马来西亚?
亿纬锂能表示,在马来西亚建设储能电池项目,对其完善全球化产业布局具有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
这并非亿纬锂能在马来西亚建设的首个项目。早在2023年,亿纬锂能就在马来西亚动工建设工厂,为其海外首个制造基地。据介绍,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项目包含两期,一期为“国际化圆柱电池产业园”项目,投资不超过4.22亿美元,已于2023年8月正式动工。
一期项目主要生产用于电动工具和电动两轮车的圆柱电池。今年 2 月,首颗电芯已成功下线,目前具备年产 6.8 亿只圆柱电池的生产能力
其在马来西亚的二期项目正是本次规划的“储能项目”。2024年1月时,亿纬锂能就在惠州签署谅解备忘录,拟设立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储能公司,计划在2026年初具备交付能力。
根据规划,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不仅服务亚洲市场,还将辐射全球市场。尽管储能工厂尚未投产,却已获得海外订单。2024年12月,亿纬锂能公告称,已与某美洲客户签署合作协议,向其供应电芯产品。
图片来源:亿纬锂能
事实上,不仅是亿纬锂能,越来越多中国电池相关企业也在加速布局马来西亚市场,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集聚效应。例如,珠海冠宇、蔚蓝锂芯、海四达等多家企业已先后在当地落地项目。
商务部援引数据显示,仅今年以来,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已在马来西亚投资近200亿元。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数据显示,2024 年电池相关外资投资中,中国企业占比已超过 60%。
对于中国电池相关企业来说,马来西亚确实是较为理想的投资目的地。
从政策层面看,在“一带一路”政策支持下,中国与马来西亚关系紧密。日前,商务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中马通过双方战略对接、规划协同发展、政策制度创新、国际产业合作,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两国双园”提质升级。
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马双边贸易额2120.3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其中中方出口1014.6亿美元,进口1105.7亿美元。
同时,马来西亚投资环境友好,近年来积极鼓励外国投资者对其制造业及相关服务业进行投资。其中,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领域是马来西亚重点扶持的战略性产业。目前,马来西亚对电动汽车实施零进口关税和消费税,政策优势明显。
更为关键的是,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海运便利。不仅石油储量丰富,还有铁、金、钨、煤、铝土、锰、镍等矿产。
在原材料产地建设电池、储能等相关工厂,可显著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要知道,电池产品尤其是储能电池产品中,材料成本占据大头。而镍、锰等是正极材料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在资源、政策和区位等多重利好下,马来西亚已成为中国锂电企业“出海”布局的重要一站。对于亿纬锂能而言,海外产能的加速落地,不仅有望提升公司在全球储能市场的份额,也将进一步增强其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韧性与主动权。
太平洋证券分析师认为,储能市场未来增速预计比动力、消费电池更高,行业正在向大电芯、长寿命方向升级。在此背景下,亿纬锂能的储能超级工厂有望抢占技术制高点,叠加海外市场布局优势,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免责声明:本站登载此文仅出于信息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及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QQ:26887486),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lianzhongauto.com/article/n/36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