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找货平台让货车司机苦不堪言?平台垄断是各行业面对的问题

顺创调研_专业市场调研机构!

前不久有个消息,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约谈了国内的某大型网约车公司。而此次约谈的主题,便是保障驾驶员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由此,我想起了之前在北京

前不久有个消息,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约谈了国内的某大型网约车公司。而此次约谈的主题,便是保障驾驶员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由此,我想起了之前在北京某农副产品集散地,与卡友聊天时候聊到的问题。

采访中卡友苦不堪言 究竟为哪般?

前不久,我们在采访卡友的过程中,聊起了现在的运价和找货的问题。在交谈中,卡友表示,现在的运价,跑一车货基本上已经与赚钱没多大关系了,甚至在不少的时候,还完贷款付完自己的工资,自己可能一趟货就剩个基本的生活费。

同时,卡友们也吐槽了现在的网络找货平台。在他们嘴里,网络找货平台不仅因为信息的透明,让运价直线下降,而且还因为信息过少,只能通过软件进行联系,从而导致了很多与订单不符的货物,让卡友们只能要么认倒霉少赚钱甚至赔钱跑,要么索性不接这种类型的订单。

那么,网络找货平台到底是福是祸?这些平台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它们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样子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

群雄争端 网络找货平台要“重蹈覆辙”?

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2013年到14年之间,国内网约车平台的疯狂时代。犹记得曾经网约车平台群雄纷争,易到用车、优步、滴滴、嘀嗒、快嘀,甚至是主打拼车服务的天天用车等等软件风云四起,一时间似乎开网约车,成为了当时最赚钱的“风口”。

当年网约车补贴的疯狂程度,让不少人都“红了眼”,甚至在小编的身边还有人专门辞去国企的工作,从事网约车行业。用他们的话说:“借钱买个帕萨特,开一年专车就回本了。”再想想今天,小编平时自己打车的时候与网约车司机核算过,晚间20余公里的路程,小编这里收费70余元,而司机则只能拿到40-50元左右。

与当年疯狂的补贴相比,现在的疯狂“抽成”,只不过是多个平台血拼之后,一家独大的结果。其实看过网约车的历史,反观今天的网络找货平台,似乎我们也能看到相同的路径。亦或者说,网络找货平台,似乎就是在“重蹈覆辙”。

扩张期的网络平台 利诱司机

相信有不少卡友,都经历过网络找货平台扩张时期带来的“红利阶段”。那时候,网络找货平台打破了中介对于货源的垄断,似乎打开APP就能找到合适的货源,甚至在多家平台出现的时期,还能拿到一些补贴(这里城配货运的卡友们应该感触更深)。

各家平台更是打出了“狂补一亿元”等等口号,来吸引卡友们。甚至这些消息,我们之前也进行过报道。感兴趣的卡友们可以搜索一下《货拉拉补贴司机用户1亿 滴滴货运:我跟》。那么为什么,这些红利最终会消失呢?

红利消失?基石富足后开启捞金时刻!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简单地说互联网找货平台就像是一个要喝果汁的人,而司机就像是榨汁机,货源就像是水果。前期,花钱买来了一大堆榨汁机,有了喝果汁的资本。但要想在后期喝到果汁,就必须不断对榨汁机施压,才能挤出油水。

回归现实,就是网络找货平台通过高额补贴、礼品等等方式,吸引卡友们进行注册,同时烧钱挤死了竞争对手。但他们毕竟不是慈善家,是要赚钱的。卡友们他们无法收费,那么就从货源这里收费。怎么收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压低运费大量吸引货源,然后从中高额抽成。而最后承担这些的,则是卡友。

 

而且,作为平台,如果他们再将相应的一些规则进行有偏向的制定,那么最后对卡友们来说将会非常难办。比如:货主可以随意取消订单,但司机不行,亦或者是投诉无门等等,这都将可能会造成问题,而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些。

阴谋论:大数据时代 你可能成为“韭菜”

既然我们阴谋论的聊了聊偏向规则的问题,我们就不妨再动动脑筋,发散思维一下,想想如果互联网找货平台心术不正,会怎样。

伴随着我们的生活进入大数据时代,任何能够收集数据的东西其实都拥有着无穷的潜力。简单的说,如果互联网找货平台的数据基础量很大,然后他们基于这些数据,对司机和货源进行分析,那么很可能会在货少车多的地方进行进一步压价。

同时,他们再针对司机的接单量进行分析,就可以找出卡友们能够接受的最低价。这样,卡友们的运价就会被压低到一个最低的水准。同时,如果再加上对货主的分析,那么中间的差价能够吃到多少,就不用再说了吧。

 

当然,我们相信在监管部门的监督下,这些事情最终不会发生。但对于足够强大,甚至是形成垄断的互联网找货平台而言,他们确实能够做到这些。

顺创调研_专业市场调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