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盘棋

近段时间,日系车在国内市场表现并不佳,市占率在今年4月份降低到15.2%,创下2013年以来的新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没有做好应对自主品牌崛起挑战的准备,二是对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技术浪潮反应也比较迟钝。

  今年北京车展上,可以看到日系车企的“奋力一跃”,日系车企重新思考其在中国车市的定位、模式、体系和运营。今年北京车展之后,可以看到日系车企一系列的主动作为,尤其是以更为积极的态势拥抱电动化和智能化以及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权益。

  “认真对待每一个市场”“在当地,为当地,成为当地最好的企业”,这是日系车企数十年全球化历程最大的收获。

  在华产销下滑,说日系车企不紧张,那肯定是假话。但说日系车“心态崩溃”“体系坍塌”,那也是言过其实。穿越周期,无惧车市起伏,这是全球化车企必备技能。5月以来,本田、丰田、日产先后发布2023年财报和今年一季度销量表现,你会发现,放大到全球,日系车仍然保持强劲的增长。有些分析指出,日本股市近些年亮丽的表现,日系车企也是重要动能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不只是在中国,日系车企在全球范围内都采取比较稳健、审慎的电动化策略。以丰田为例,丰田逐步对其2021年发布的碳中和规划进行修订:降低纯电车型销售占比,降低部分由混动车型替代。在丰田看来,保留发动机作为后备选项,混动车型在个人和商用车市场仍然受到欢迎。丰田的做法被本田和日产看在眼里,接下来也有可能采取与丰田类似的策略。

  中国自主品牌不能假设欧美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只会停留在口头上。

  电动车在全球范围内普及速度的快慢,不仅仅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也有赖于各个国家对电动化的决心和需求。

  推进全球一盘棋,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目前,虽然中国车企出口顺风顺水,但仍需居安思危,慎防全球市场政策风向突变。日系车企也是值得参考、借鉴和吸取教训的对象。(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伟力)

免责声明:本站登载此文仅出于信息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及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QQ:26887486),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lianzhongauto.com/article/rd/31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