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Concept C概念车 引领新方向的灯塔
当地时间9月2日,奥迪在意大利米兰发布纯电动双座跑车概念车“Concept C”(概念C)。就连名字本身,都毫无雕饰。奥迪CCO(首席创意官)马西莫·弗拉斯切拉表示,追求“清晰”即去除任何冗余雕饰,是重塑设计和公司的方式。奥迪官方也表示,全新设计理念是奥迪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整个集团的全新起点。奥迪一年发布几十款车,为什么Concept C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设计”价值,上升到品牌价值
汽车设计上的“极简主义”、“做减法”似乎很简单。但是,单纯地追求“简单”,很可能陷入表达失语、简陋的境地。非但不美,还可能令人难以忍受。多少年来的汽车造型实践证明,人类的审美远非单纯的“增一分太白,减一分太赤”那种单一维度寻优的游戏。美学从来都与文化意象紧密挂钩,而更基础的推动力量则在于秉持什么样的哲学思想。简单说,都与人文主义有关。这也是奥迪选择在米兰开发布会的理由——文艺复兴的思想,不仅激发了欧洲设计师的灵感,还为延续不断的创新提供土壤。
如今,电动化为表征的新能源运动,知识体系扩散速度远超传统燃油车时代。当三电系统成为可大规模采购的货架产品,整车迭代速度比以往快了2~3倍。设计上的底蕴不足,将竞争导向了堆参数和堆物料。科技提供了标准化范式,正在吞噬设计的创意。
此时,如奥迪这样的老牌豪华品牌,开始重新思考品牌的科技标签(Vorsprung durch Technik):是否应该更丰富、更具辨识度。“科技“的内涵可能从机械、电气科技,扩展到体验科技、设计科技。设计的价值被迅速放大,上升到品牌价值的层面,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造型美学”,进而变成围绕用户体验的品牌哲学与工程智慧。当然,奥迪试图透过文化表达的方式来推动用户的认知更新。
极简是克制的优雅
如何更新设计思想,奥迪设计师团队和创意专家们,必须要回答两个核心问题:如何塑造无可替代的品牌辨识度?如何让自身就成为价值增量的源泉?“Concept C”是奥迪给出的答案。这也是这款车能扛起奥迪转型里程碑的原因。
极简绝非单纯的减法,当前人类的视觉和心智,早已因信息过载而疲惫不堪。极简的第一任务,就是为用户创造“视觉净土”。剔除一切不必要的装饰、线条、接缝和搭配,追求一种雕塑感极强的整体形态。这是一种克制的优雅,传递出清晰可靠、不弄玄虚的品牌性格。真正的科技,体现在彻底的实用性上。视觉上疏朗有致、法度森严。而非轻佻、奢靡或者繁复的。当然,比之更下乘的是杂乱无章。
奥迪此举并非无根之木,而是拥有清晰的文化传承。包豪斯学派的“形式追随功能”,以及集大成者迪特·拉姆斯的“少,却更好”的设计准则,都揭示了相似的理念。奥迪此前的设计,已经有所体现:灯即是灯,不再是浮夸的装饰件;线条服务于空气动力学和结构美感,绝不会为单纯的美学意义。奥迪一代又一代设计师,都从厚重的雕塑和建筑史中汲取灵感。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也意味着奥迪当前设计思想上升为一种品牌哲学,即强调真实性,反对虚假装饰。从不追逐潮流,而是成为潮流本身。
设计,质感与光影的极致运用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善于运用光影和材质,就成了设计价值的创意表达。“Concept C”前脸运用了很多垂直元素,纵置窄条幅式前格栅搭配狭长大灯组,让力量感隐藏在钛金属色的高亮之下的阴影里。
奥迪将金属质地演绎为未来世代的科技感。有人将其解读一种“疏离”、“冷漠”。其实并非如此,钛金色和银白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色温更低、更温润,更具重量感,看上去更友好。严丝合缝的加工和装配精度,同样让人感觉到科技的力量蕴藏其中。
光影作为新的设计语言,让静态展示不再“静态”。电动车时代,前格栅消失了,“灯语”就成了品牌的“面部表情”。奥迪素有“灯厂”之名,Concept C所倡导的“清晰表达”,意味着将光视为与建筑等同的设计元素,用于勾勒轮廓、强化体块感、营造氛围和进行人机交互。一道精准、锐利的光线划破黑暗,不仅提供了照明,更定义了整个车的性格轮廓。这种以光为笔的刻画效果,需要顶尖的工程整合能力,是技术为设计赋能的完美例证,用户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未来交互体验,车内车外都有不相上下的感受。
Concept C揭示另一个简单道理,就是整体性不容破坏。真正的艺术品,无不诉诸整体性表达,哪怕是断臂的维纳斯也不例外。比如通常大家将LiDAR放在车顶中间或者两侧突兀出来,像个“脓包”。如果完整地融入车顶线条或者放在前翼子板中,就获得了整体感。科技本身无须炫耀,高度集成,最好浑然天成。视觉上的清朗也意味着低风阻和愉悦感。
如同当代金属雕塑的艺术品质,让人联想起理查德·塞拉——极简主义大师的作品。两者都透过材料的物理性、光影形态和简单的曲线,让人仿佛置身于肃穆而强大的力量场域。
一辆车静态展示,尺寸也不很硕大,但就是能给人一种“金属在流动”的感觉。其存在本身就是价值。用户愿意拥有的,就是这种经得起时间考验和反复体察的艺术品。无论是不是强迫症患者,都会对这种艺术感和科技质感十足、精密的家伙,都有“秩序感”得到足够释放的身心愉悦。
设计将成为引领新方向的灯塔
会心一击、一眼万年,仿佛玄之又玄。但现实已经证明了,独特的设计,能以一己之力,塑造品牌辨识度。并以增量价值的方式,让用户秉持令人吃惊的忠诚。在电动化时代,消费者普遍没有太多忠诚,因而认为这种忠诚过于“老派”,其实只是品牌竞争的维度不同。如果只考虑技术和使用价值兑现,那么的确如此;如果考虑心灵的愉悦、不流凡俗的品味,那么一切忠诚都有价值。
设计100%服从于功能,说来容易,如果直接这么做,很可能事与愿违,或者仍像毛坯未完工的状态。好看的,也是强大的。人类潜意识中将两者划等号。这和文化背景无关,与进化和自然选择有关,刻在DNA里。F1赛车没有一道曲线、一个开孔是多余的。很少有人说F1赛车丑陋。奥迪将在2026年进军F1,试图将其“极简主义”和“功能美学”,用驰骋的实用主义表达。而F1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轻量化材料结构和冷却管理技术,不断下放到量产车。这为极简主义设计提供了无可辩驳的“性能正当性”。顶尖技术性能与颜值,一直都是一致的。
奥迪的运用基因与豪华定位,在需要展示暴烈性能的赛场上,同样能获得优雅的表达。这可能是设计的魅力所在。
奥迪的转变揭示了一个清晰的未来图景:当软硬件知识和供应链体系迅速扩散的时候,设计成为了那个最难被复制、最需要时间积淀、最能与用户产生情感共鸣的核心竞争力。
它不再仅仅是设计师的画板,而是品牌战略本身。以极简哲学与用户对话,通过雕塑质感提供艺术价值,通过光影交互创造体验价值,并通过像F1这样的顶级实践来验证其性能价值和文化深度。
奥迪想证明,设计本身能塑造完整、自洽、令人向往的价值体系。未来的卓越产品,将是伟大艺术、严谨科学和深刻人文关怀的三位一体。在产品同质化迷雾中,设计可能成为指引新方向的灯塔。
免责声明:本站登载此文仅出于信息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及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QQ:26887486),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lianzhongauto.com/article/ss/36859.html